貴州省安龍縣城順城街
明十八先生墓位于貴州省安龍城西天榜山下,是埋葬為南明永歷小王朝而死節(jié)的18位朝內(nèi)官員的古墓。明十八先生墓的墓區(qū)約4000余平方米,由墓區(qū)、祠堂、摩崖三個部分組成,依次漸高,四面高墻圍護。“十八先生祠”建于墓后,地勢較墓區(qū)略高,石級層疊而上。東、西廂配殿為硬山頂,正殿為歇山頂。墓區(qū)陳列有出土后經(jīng)修復(fù)的“明十八先生成仁之處”碑。
明十八先生墓祠、墓合一,是全國保存較為完整的南明歷史遺跡。1985年,貴州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。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【明十八先生墓歷史】
1646年,南明最后一個皇帝永歷帝朱由榔在安龍一住四年,可是義軍將領(lǐng)孫可望圖謀不軌,將吳貞毓、張祿福等18位大臣殺害、后李定國率師擊敗孫可望,永歷帝下詔為18位大臣建廟立碑,追贈謚號。安龍?zhí)彀裆铰,至今保存有南明王朝遺跡“十八先生墓”。
公元1644年清兵入關(guān)扼殺自成起義軍建立的政權(quán),明朝江諸王曾先后建立起4個政權(quán),以圖恢復(fù)明室,又相繼被清軍所滅。1646年,一批明朝遺臣擁立桂王朱由榔即位于廣東肇慶,次年改元永歷。永歷政權(quán)建立后,調(diào)動南方各省明軍抗擊清兵南下,但在清軍強大攻勢下,顛沛流離,亡命于粵、桂、湘、黔四省。
農(nóng)民起義軍首領(lǐng)張獻犧牲后,遺部由孫可望、李定國等部將統(tǒng)領(lǐng),并確立聯(lián)明抗清大計方針。1652年2月,孫可望遣兵迎永歷帝入居安龍。李定國率師東進,與清軍浴血奮戰(zhàn),軍威大振,迫使清廷曾打算與之議和。隨著抗清斗爭的節(jié)節(jié)勝昝,孫可望逐漸滋長稱帝之心,后挾永歷朝廷以自重。永歷帝如坐危城,欲召李定國統(tǒng)兵入衛(wèi),于是與朝臣合謀,不料謀泄,孫可望遣將至安龍問罪,將18名朝臣下獄、殺害,史稱“十八先生之獄”。這一史事,《明史》、《清史稿》和《永歷實錄》、《安龍紀事》等歷史著作均有記載。
陳翰南明內(nèi)閣大學(xué)士吳貞毓等十八人殉難后,其家屬及安龍百姓將他們合葬于城內(nèi)西北隅天榜山下。
永歷十年(公元1656年)正月,李定國由廣西至安龍為十八人壘墓,建廟于馬場。永歷十二年(公元1658年)朱由榔移居昆明,遣使赴安龍為十八人樹碑(此碑于1980年修墓時始出土)。碑鐫“明十八先生成仁之處”九個大宇,由朱由榔親題。至此“十八先生”之稱便流傳下來。十八人的姓名、職官及死難事,系由通政使尹三聘題寫。清康熙以后,曾有不少名人學(xué)士為之立碑修基,賦詩作文撰對。乾隆六十年(公元1795年)始建十八先生專祠。道光二十九年(公元1849年)張鎂重修十八先生墓、祠。張之洞撰《吊十八先生文》。
清康熙中,南籠廳通判曾為十八先生墓立碑,略載十八人姓名、殉難始末及諸臣絕命詩于后。乾隆初,朝廷為吳貞毓等賜祭,守土官將《明史•吳貞毓 傳》刻于碑石。于“享堂”中增設(shè)十八殉難朝臣粟主;配殿中附祀古其品、李如月、林青陽三位明臣。乾隆六十年(公元1795年),貴州學(xué)使洪亮吉、南籠府知府曹廷奎修墓,沈“?”(此字為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左邊是“火”、右邊是“鼎”)撰記立碑。道光三年(公元1823年),興義府知府陳熙“?”(此字為左右結(jié)構(gòu),左邊是“衤”、右邊“甫”)修墓。二十四年(公元1844年),知府朱著詩二首,刻石列于墓右。
大學(xué)士吳貞毓、兵科給事張鐫、翰林院檢討蔣圪昌、李開元、吏部都給事徐大人、大理寺少卿楊鐘、太仆寺少卿趙賡禹、光祿寺少卿蔡績、武安侯鄭允元、江西道御史周允吉、御史李頎、朱議泵、福建道御史胡士瑞、武選郎中朱東旦、中書任斗墟、易士佳、司禮太監(jiān)張福祿、全為國等十八人。
明末以來,著錄十八先生死難一事的史書和野史筆記甚多,如《明史》、《清史稿》、《貴州通志》、《興義府志》、之春(《龍紀事)》屈大鈞(《龍 逸史)》王夫之<《歷實錄)》查繼佐<《季南略)》;許多文人學(xué)士寫下了無數(shù)憑 吊詩文。這一古跡自修復(fù)開放以來,吸引了國內(nèi)外眾多研究南明史專家學(xué)者及游人,已先后接待過10多個國家的外賓。
【安龍歷史博物館電子地圖】
【相關(guān)附件】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