寧家宗親酒
寧氏宗親酒
寧府家宴酒
關于寧氏
寧氏圖騰釋義 【釋義】寧的本義是安寧、安定。宀是古代的一種房子,表示有房子住。中間是一個心、一個四,表示飲食無虞,可以安心,寧靜,表示有家、有食,過上了好日子,人很安心。 【起源】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時的衛(wèi)國。衛(wèi)國第11位國君衛(wèi)武公姬和,有個兒子叫季亹(wěi),封邑于寧(今河南獲嘉)。其后代以邑為氏,便是寧氏。 得姓始祖:秦襄公、衛(wèi)康叔 始 祖 地:河南獲嘉 郡望堂號:齊郡;達孝堂、戌德堂 當今排序/人口:第140位/約110萬 宋朝百家姓排序:300位開外 現(xiàn)存家譜:33部【寧姓的起源】
寧姓,中國姓氏,出自康叔之后衛(wèi)武公少子季亹封邑在甯(今河南省獲嘉縣),后裔稱甯氏。
先秦時,寧姓主要活動于河南北部地區(qū)。 [2] 宋朝時,寧姓人口稀少。寧姓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陜西、山西、甘肅、江西等地。
明朝時,寧姓大約有8.1萬人,約占全國人口的0.09%,為明朝第一百六十位姓氏。寧姓在全國主要分布于廣西、福建、山東、湖南,這四省區(qū)集中了寧姓人口的62%。其次分布于江西、河北、山西、安徽等。廣西為寧姓第一大省區(qū),大約占寧姓總人口的29%。全國形成了以廣西、閩贛湘、魯冀為中心的三塊寧姓聚集區(qū)。
2006年《中國姓氏·三百大姓(中)》數(shù)據(jù)表明:當代寧姓的人口大約有71萬,大約占全國人口的0.057%,排在全國第一百七十三位。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、遼寧、湖南、河北、安徽、山西、廣西,這七省區(qū)大約占寧姓總人口的61%。其次分布于陜西、山東、黑龍江、江西、內蒙古、廣東,這六省區(qū)又占了25%。
得姓始祖-- 季亹。甯氏之先,本姬姓。相傳,黃帝世居姬水,因以命氏。周人以后稷(名棄)為祖。本黃帝軒轅氏之后,亦姓姬。周文王姬昌乃黃帝十九世孫。周文王次子姬發(fā)伐紂建周,是為武王。周武王之九弟康叔受封于衛(wèi),乃西周衛(wèi)之始祖。后十傳至衛(wèi)武公,武公傳至季亹,受封于甯邑。于是食采于甯,因以為氏。
繁衍播遷
寧姓發(fā)源于春秋時衛(wèi)國之寧邑,得姓不久,便風光顯赫,見諸史冊者有寧俞(寧武子)及其子寧相等,另有被放逐于秦的衛(wèi)國大夫寧跪,這樣寧跪子孫和秦寧公之支庶便在陜西相融合,另寧戚仕于齊,子孫便落籍山東。 戰(zhàn)國時,有周威王師、趙國中牟(今屬河南)人寧越,秦時有魏(今河北臨漳)人寧昌,東陽(今安徽天長)人寧君,西漢時有東平亢父(今山東濟寧)人寧壽,南陽穰(今河南鄧州)人寧成,東漢有朝歌(今河南淇縣)人寧季,廣漢(今屬四川)人寧叔。
這些史實表明,在兩漢時寧姓已分布于今河南、河北、陜西、山東等黃河中下游省份,并有進入安徽、四川等南方省份者。
魏晉南北朝時,寧姓曾繁盛于今山東濟南一帶,故后世寧姓有以濟南為其郡望堂號的。
當然,這一時期的寧姓也同其他中原士族一樣,有避亂南遷進入今湖北、湖南、江蘇、浙江、江西等省份者,就連祖國西南端的廣西也有了寧姓人家的足跡。
隋唐兩代,寧姓名人再次多見于史冊,一改魏晉南北朝時期沉頓的局面,使寧姓發(fā)展呈現(xiàn)新局面。
兩宋以后,寧姓人南遷者漸漸多起來,并逐漸播遷于廣東、福建。
明初,山西寧姓作為洪洞大槐樹遷民姓氏之一,被分遷于江蘇、安徽、浙江、河南、山東、河北、北京等地。明中葉以后,有河北、京津等地之寧姓進入山海關以北繁衍生息,并有四川、廣西之寧姓入遷云貴。張獻忠屠川后,有湖南、湖北之寧姓填四川。
清康乾年間以后,山東、河北、河南之寧姓隨闖關東的風潮進入遼寧、吉林等地,并有閩粵沿海之寧姓入居臺灣,山西之寧姓入遷內蒙,陜西之寧姓進入甘肅。
百家姓定制酒